今年以來,勝利油田油氣井下作業中心東辛作業區以技術創新提升支撐保障主業和經營創效能力,推動作業提質增效,確保屬地油氣產量平穩運行。
作業區按照“支撐發展、提質提速、降本挖潛”原則,制定《技術創新運行管理辦法》,構建“中心-作業區-項目部”三級技術創新組織架構和“科研項目+創新課題+小改小革”技術創新運行機制,發揮專業化整合優勢,集聚人才和技術資源,構建形成全面系統、層級分明、有序接替的技術創新攻關工作格局。
作業區將研發的多功能打撈筒、便攜式井控試壓裝置、套管上卸扣工具管桿剪切裝置等10多種工具,按照通用、小修常規使用、大修常規使用進行分類,并進行全作業區推廣瀝青網sinoasphalt.com。面對水平井原有工具打撈抓落魚不實、成功率低的難題,技術人員根據水平井的打撈特殊性,改變以往常規的打撈思路,研制出了四牙滑塊打撈矛,經過在永12區塊3口水平井的現場應用,4個牙塊在四個方向抓牢落魚,做到了打撈一次成功。成功研制通井刮削沖磨洗試壓一體化工具,在有效解決了污物沉積和工具外徑大造成的卡鉆、堵塞等問題的同時,也減少了提下管柱的次數,該工具已使用14次,效果良好。
作業區從各項目部選拔優秀技術人員,分批分期到技術管理室進行輪訓,技術骨干通過“送教進井場”方式,運用知識講解、操作演示、互動交流的形式,剖析作業施工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提升廣大員工現場操作技術水平。將多串層一次封堵技術、長串層貼堵技術、側鉆封堵不留塞技術、封堵鉆塞一體化技術和下小套管固井技術等8種新技術,分別向小修項目部和大修項目部進行推廣,不斷推進作業區各項目部特色技術的培養。
近日,經緯公司中原測控公司僅用三趟鉆,就優質高效完成塔河油田TH121165井全部定向任務。
TH121165井調整為側鉆水平井后,設計井深6324.38米,側鉆點6023米,造斜率平均23度/30米,定向周期15天。呈現出造斜率高、設計周期短、井深、施工難度大等多個難題。
接受定向任務后,經緯公司中原測控公司定向隊伍認真分析地質和工程設計,充分調研鄰井資料,組織技術人員多次研討,制定詳細周密的施工方案。自2月11日下鉆到底開始側鉆,至2月20日鉆至B點井深6324.38米,實際定向周期9.77天,較設計周期提前5.23天,周期節約率達34.87%。
施工中,定向隊伍加密測斜、精準計算、嚴謹分析,準確預測井底軌跡情況,及時優化調整施工方案,做到實鉆井眼軌跡與設計吻合,每趟鉆都達到預期效果。作為短半徑水平井,造斜率高、造斜段短,井斜增到90度左右至少需要兩三趟鉆調整才能完成,由于本井定向技術措施得當,一趟鉆就完成了井斜轉水平段的要求。同時,全井僅用三趟鉆就完成了全部定向任務,其中一趟鉆完成側鉆任務,一趟鉆完成造斜任務,一趟鉆完成水平段鉆達靶點和后續加深100米水平段施工任務。井眼軌跡平滑,井身質量和中靶情況均達到優質標準,節約了鉆探成本,助力鉆井提速提效。